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合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工作动态

党代会巡礼 | “四个融合”锻造发展引擎“党建+”引领国内合作与校友经济开创新局面

信息来源:国内合作发展中心 发布日期:2025-07-21

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以来,黑龙江大学党委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龙江振兴为己任,在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创新举措。2024年8月,学校在原校友服务中心基础上成立国内合作发展中心,全面统筹校地协同、校友服务与资源拓展工作。该中心党支部探索实践的“党建+”工作模式与经验,获评黑龙江省“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优秀案例”。这一实践成果,彰显了党组织将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效能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校友与母校共同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核心驱动力。

“党建+校地合作”,激发社会服务“新动能”

坚持强化党建聚合力,以组织之力保障工作成效,服务社会发展成果丰硕。一是建机制,坚持常态长效。紧密围绕我省“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学校出台《黑龙江大学服务龙江发展战略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助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完善学校与地方对接工作机制,建立“1+N+1”工作机制,即“一学院对接一县(市、区)”“N部门对接N领域”“一部门整体跟踪督办”,搭建常态化校地合作机制。二是破壁垒,深度融合共建。强化协同保障,深化结对共建联系,精准对接校政企协同创新需求,深挖学校优质资源,探索与地方发展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学校与16个省直厅局委办、29个县(市、区)政府、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11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构建校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相互配合的共建格局。三是树标杆,激发奋进力量。密切协调联动、主动对接地方服务,全面跟踪校地合作情况,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通过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已建成兰西油豆角、东宁食用菌等科技小院以及多个实践基地、文化育人基地、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等,开展甜菜、油豆角、寒地龙药育种研究,产出以生物质石墨烯材料宏量制备、酸黄瓜全产业链技术协同创新、智能灌溉施肥系统、高速精量双苗带大豆播种机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黑大特色的高水平成果,学校的科研优势有效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动能。

18D81


“党建+校友招商”,打造校友经济“强磁场”

坚持以党建“双创”为引领,将深入推动校友招商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服务龙江振兴发展的攻坚任务。一是抓项目,赋能振兴发展。强化组织统筹力,主动加强与校友、校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深耕校友与“校友之友”资源禀赋,促成经费1700余万元的“满族文化抢救开发研究”等科研项目,以及黑龙江省党内法规研究中心、龙江文化旅游产业学院等政校、校企合作项目,为龙江振兴和区域发展建言献策、聚力赋能。二是拓载体,服务地方经济。积极搭建“龙江、学校、校友”三方对接平台,举办校友企业家服务龙江发展峰会,校友企业与哈尔滨、黑河、阿城签署能源类产业项目,总投资额176.5亿元,省商务厅及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等9个市县区作现场招商推介。邀请校友企业家、各地校友会会长等百余人参加双创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大会,促成与省贸促会、省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6大发展方向的近40家企业签约。三是聚资源,合力共谋发展。凝聚校友关注母校建设和龙江发展的思想共识,邀请30余位杰出校友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创业导师、校友导师,助力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组织实施“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设立校友奖助学金、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基金,募集捐款1000余万元。

“党建+价值引领”,筑牢黑大文化“共同体”

坚持以深化校院两级校友工作机制为依托,不断夯实“校友的卓越就是对母校最大贡献”的思想共识,形成“学校服务校友体系化、学院服务校友精准化”工作布局。一是强联络,厚植母校情怀。学校领导多次带队赴各地看望校友、参加校友活动、走访地方校友会和校友企业,认真倾听校友们的成长故事和奋斗感悟,特别是对母校工作提出的真言良策。截至2025年,学校首个“校友之家”揭牌落成,多个学院和地方校友会已建成自己的线下服务空间,共计3540名毕业生受聘担任校友工作年级理事,成为母校校友事业的生力军。二是重服务,培育品牌活动。2019年至今,共计万余人次校友参与校友嘉年华、值年返校等活动,情满而来、情浓而归,以学术和文体活动为载体与母校深化交流、积极互动。依托校友微信公众号、校友刊物《沙曼杨柳》做好校友风采宣传、校友工作成果展示,打造“出彩黑大人”群像。三是聚人心,强化使命共担。在特殊时期,广大校友自觉成为母校的后勤部、采购员。海外校友排除万难对接货源,冒着暴雪驱车数十公里亲自运输物资、联络空运……国内各地校友会、校友企业迅速反应,向母校捐赠专项经费和物资。80年校庆期间,在校友见证和参与下,校庆火炬从圣地延安点燃,校庆旗在各地传递。地方校友会和各界校友纷纷以现金和实物捐赠的方式向母校提供支持、表达祝愿。正如深圳地标建筑春笋大厦上“祝贺黑龙江大学80华诞”的巨幅标语在特区的夜空中灼灼闪耀,与母校组织的灯光秀活动南北呼应、共绘华彩——海内外黑大人砥砺同心,共筑了属于母校、属于每一名黑大人的高光时刻。

12907

2380D

“党建+平台建设”,打造资源聚合“新矩阵”

坚持搭平台、拓渠道、聚资源,常态化开展校友联系工作。一是夯基础,搭建组织平台。夯实校友会、基金会组织建设,选拔优秀毕业生担任年级理事长,推动校友组织规范建设,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最高级别5A级社会组织。二是提效能,搭建信息平台。建成集校友服务与管理平台、基金会平台、微信平台于一体的“校友信息平台”,创建信息发布和成果展示平台,推介和宣传优秀校友企业,发布供需信息,向各地校友宣传龙江惠商护商环境和全要素保障服务的政策利好,“喊话”各界贤达和校友企业家智资向龙江。三是促融合,搭建合作平台。召开地方校友会工作会议,促成学校与校友企业、校友所在单位共建协同育人、产学研合作、学生实习实训等平台,达成合作项目百余项。每年组织校友企业大型双选会、专场招聘会,定期组织校友企业龙江行活动,各地校友主动对接协同创新需求,在学科建设、人才共育、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领域与母校密切合作。

1836A

26562

党建是“根”,深植沃土方能枝繁叶茂;融合是“脉”,贯通机理终得硕果盈枝。从科技小院的田间地头到校地企战略合作的签约现场,从返校季一张张因重逢而洋溢温情的笑脸,到百余个校友组织蓬勃生长,聚力书写了“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发展新篇,充分证明了党的组织力量是驱动业务创新的核心引擎。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新起点,高质量党建引领“四个融合”的创新实践模式将持续释放动能,为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更为坚实的支撑力量。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 国内合作发展中心
联系电话:0451-86609123
通信地址: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邮编:150080